体育培训市场是一块大「蛋糕」,如今有一群人拿着刀叉要「上桌」了。
文 / 杨雨曼
编 / 刘金涛、李禄源
「体教融合」喊了好几年,青少年体育培训也早已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方向,行业内出现了新的业态和发展趋势——社区体育培训就是其中之一。
教练拎着教学器材走进住宅区,带孩子们做一些体育活动,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最近这样的情景并不少见。
孩子们在社区接受体育培训
以前家长报班十分看重机构实力和场地规格,甚至一度追求「一对一教学」的踏实感,难道现在都不重要了?
当「卖课」和「卖菜」用上同一套逻辑
如果还不是很清楚社区体育培训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其实可以简单类比成美团买菜、河马生鲜等超市的团购模式。
无需专属门店,在小区指定一个超市、小卖部或者快递站就能把团购点开起来。先在网络平台下单,集体打包送到社区,再简单进行分装。人们下班顺路就能把团购的水果蔬菜带回家,这样的模式省力又省心。
若对社区「卖菜」模式加以剖析,我们或许能剥离出其中的核心运作思维:「拼着买,更便宜」。
而把这套思维搬到体育培训行业,适配度竟出奇地高——社区内亲友、邻居之间联系密切,对团购模式有着天然的优势;拼团后大幅降低的价格,对单个家庭而言也能最大程度降低报课前的决策成本。
体育专业出身的任教练曾帮助篮球、橄榄球专业队进行体能训练,进入体育培训行业已有6年,丰富的培训经验让他的课程颇受欢迎,目前名下有大约240名学员,年龄集中在5-13岁,课程设置涵盖基础体能、篮球、游泳、跳绳等,收费在150-400元不等。
在看到行业逐渐显现的社群化教学趋势后,任教练也迅速推出了团购课程,「多位学员一起团的话,单节课酬可以降到70左右。」
对此,资深业内人士辛颖向氪体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个跟拼多多或者拼团是一样,如果拼得越多,单价就能打得越低,这些都是它的优势。」
任教练在社区进行篮球培训
很多教练把这股风看作自己创业尝试的机会。体育教育专业出身的宋教练就和朋友们组了一个小团队,在北京丰台区提供社区体育培训服务。
他专门设置了团购课程,在其朋友圈内有着「拼团更优惠」的宣传文案,据了解前去咨询并痛快下单的家长不在少数。
宋教练的朋友圈截图
事实上,体培团购生意不只是零星几位教练在做。朋友圈、小红书、抖音……搜索「社区体育培训」,教练们打出的广告已经琳琅满目。
那么,相比单节动辄几百块的机构课程,为何社区体育培训课的团购价格能「一砍再砍」?其实还是成本够低。
与机构相比,社区体育多在户外公共场所开展,没有场地、水电和人工等其他费用,设备器材等配置也比较简单,教练们收费自然更便宜。
几十元一节课看起来赚不到什么钱,但其实教练们心里很清楚:团购模式下课程单价低,但能吸引家长们主动联系亲友邻居结队给孩子报名。如此一来,钱和吆喝都能赚到,这笔账,怎么算都不会亏。
当然,体培市场发展这么多年,社区培训要想占据一席之地,只靠团购还远远不够。
社区体育培训的「天时、地利、人和」
「社区」作为一个舶来词,其概念在中国起步相对较晚,但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服务人们的生活。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报告》指出,我国城市居民平均约75%的时间在社区中度过,而到2035年,我国将有约70%人口生活在社区。
社区是城市居民开展活动最重要的场景,其中自然也包括体育活动。并且,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或与社区体育培训模式的成长空间大小成正比,简单理解,在经济越发达、地价越高的城市,社区体育培训模式可能会更受欢迎。
氪体注意到,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招生的社区体育培训团队多位于北京、重庆等大型城市,这些帖子几乎没有提及县乡一级的地区。
辛颖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背后的原因:「在大城市,比如寸土寸金的北京,较难找到免费并且大块的体育活动场地,相反小区里还能有一些可以利用的空间。」
社区概念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以及一二线城市的公共空间利用,成为了社区体育培训能够乘上市场东风的「天时」和「地利」。
而至于「人和」,则更多表现为教练们的主观能动性——抱有创业心态的教练们开始主动向社交媒体「借力」,不少教练都在运营着自己的小红书账号,还有的利用朋友圈进行宣传。
宋教练、任教练的朋友圈几乎保持着「日更」频率,文案中也经常使用上门服务、随时预约这类字眼抓住家长们的眼球,加上时不时推出的各种优惠活动,前来咨询的家长络绎不绝。
通过小红书等社媒联系到任教练的家长
广告和优惠固然能引来生源,但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才是留住学生、长远发展的关键。
换了赛道后,任教练的收入与过去在机构时差不多,但没了业绩压力的他有了更多时间规划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更灵活后,宋教练和团队成员也时常聚在一起进行教研活动,阅读体育运动方面的书籍和文献,交流带课经验。
这不仅是教练们的主动精进,也是市场的要求——脱离了机构高成本打造的专业培训场地,转至社区公共空间,教练只能用简单的器材和创新的教学内容来帮助孩子达到与机构同样、甚至更好的训练效果,这就要求教练们要不断学习进步,自身掌握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
从几位已经尝试过给孩子报名社区体育培训课程的家长反馈来看,教练们通常都会拿出一点让人眼前一亮的训练内容,孩子们一节课下来表现也比较积极。
但对于一个创新业态来说,结束摸索过程平稳起步后,前半程往往相对容易,越到后面趋于常规,还能否继续扩大规模和影响力,仍有待观察。
但至少就目前而言,社区体育于整个体培行业,已经引发「涟漪效应」。
宋教练和团队成员研学体育教育知识
从「大课包」到「小体量」,体育培训换打法了?
传统的体育培训机构有配套的场地、教练,运营模式多为预付费,机构把几十节课程打包,家长一次性需要交付动辄几千至几万的费用。
依靠「大课包」和预付费的打法,国内多家体培机构一时间赚得盆满钵满。但也有不少机构在火热市场中迷失,由于自身经营、扩张等失误出现「暴雷」现象。
加之疫情后体育行业的元气还没完全恢复,面对种种困境,体培人想要换种打法的思路应运而生。
辛颖告诉氪体:「疫情之后,行业也没有想象中恢复得那么好,甚至很多根本就没有恢复,说实话比以前还更难了,导致有些机构可能做不下去了。」
机构难以为继,被迫离开的教练们短期内可能无法找到新的工作,他们中的一部分流入了社区。
「这就变成了从供给侧的一种推动,这部分教练就把这种方式(社区体育培训)当作谋生的手段。」辛颖补充道。
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教练是主动选择进入社区。
「觉得这是一条更好的出路。」问到选择从事社区体育培训工作的原因,宋教练就是这么回答的。
的确,两三位教练,几样简单的器具,学员只需要支付几节课的费用,就可以直接在家门口接受体育培训,甚至有些碰巧路过的家长还可以选择购买单节课——经济下行、消费不振的市场背景下,家长面对体育培训将钱包「捂」得更紧了,社区体育培训几节课一结、甚至一课一结的「小体量」模式,相较过去的「大课包」少了很多风险。
而对于教练,则可以不被培训机构的销售压力所束缚,踏踏实实钻研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提升课程质量,也能够带动整个行业的向好发展。
至此,社区体育培训为何能在体培行业内逐渐升温,想必也不难理解了。
宋教练和同事研究教学内容
诚然,看似占据良机的社区体育培训也存在诸多限制和问题。
场地免费是没错,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场地专业度也较低,这导致教练们只能开展一些简单的活动。
另外,占用社区场地前如何与物业、其他业主进行协调?培训是否会挤占社区活动空间从而引发矛盾等,这些问题还没有明确解决方案。
网络上仍有人对社区体育培训模式持观望态度:客单价如此便宜的团购课程效果如何?体育教育是个重过程的事情,社区体育教练不稳定的状态能否实现好的结果?培训的安全问题如何保证?等等。
以上问题不能回避,如今的社区体育培训还无法向家长、社会交出一套满分答卷,其规范化、规模化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未来社区体育培训可能挤占掉行业的大部分市场,也可能与其他体培模式互为补充。对于这些教练们而言,他们已经走在了靠前的位置,需要行业追上脚步,才能找到同行的路径。
※ 除标注外,文章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